首页>>新闻中心>>幼教>>青竹幼:“叮咚”,青竹站到了
青竹幼:“叮咚”,青竹站到了
发布时间:2025-06-16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曹丹丹

FA64CB4F545E603E9B8BB28D46E750A4.jpg

IMG_6677.JPG

ffe949f3238b9e9495fc8c251290c944.png

0AD2E6DF5806F8FD0817364A5D310C20.png

cd56f823b60da7de9d800039b988081f.png

c4b64408f27966172d05b7cba5de59c6.png

  近日,常州市天宁区青竹幼儿园大六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项目化学习活动——“叮咚,青竹站到了”。

  此次活动以孩子们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常州地铁五号线施工现象为契机,通过生活化教育理念,激发了孩子们对地铁系统的浓厚兴趣与探索欲望。

  亲身体验,开启地铁探索之旅

  活动伊始,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亲身体验了乘坐地铁的全过程,从购票、安检到乘车,每一个环节都让孩子们感到新奇不已。

  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乘坐地铁,还通过绘画的方式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为后续的深入探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深入探究,解密地铁奥秘

  在“我来探地铁”环节中,孩子们通过思维导图、图片展示和绘本阅读等多种形式,对地铁系统有了全面的认知。

  他们讨论了地铁站内各种标志的含义,如方向箭头、禁止吸烟标志等,理解了这些标志在保障乘客安全与顺畅出行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孩子们还深入探讨了地铁安检的必要性,以及地铁是如何建成的、由哪些部分组成等话题,展现了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动手实践,建造专属青竹地铁

  随着探究的深入,孩子们迎来了最具挑战性的环节——“我来建地铁”。

  他们将教室划分为工程部、美工部、建筑部、信息部和便民服务部五个区域,以项目式学习的形式展开建造工作。

  在建构地铁模型的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了轨道衔接、空间布局等难题,但他们通过不断尝试与调整,最终利用清水积木、阿基米德积木、磁力片等多种材料,成功搭建出了稳固且富有创意的青竹地铁模型。

  此外,孩子们还设计了地铁logo、吉祥物、车票等软装元素,以及利用废旧材料自制了地铁模型和文创周边,如海报衫、帆布包等,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科技融合,探索地铁动态之美

  为了让地铁“动起来”,孩子们利用户外大型螺母积木进行探索,并尝试将乐高元件、电学材料等融入地铁模型的制作中。

  他们通过不断调整齿轮与电机的组合方式,成功实现了地铁模型的动态运行,这一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空间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还让他们对物理结构与工程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成果展示,分享地铁探索喜悦

  在活动尾声,孩子们通过自制地铁导览绘本、设立地铁播报站等形式,向全班乃至全年级的小朋友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他们自信地站在教室中央,向大家介绍青竹地铁站的特色与亮点,分享了他们在探索过程中的喜悦与收获。

  此次“叮咚,青竹站到了”项目化学习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更通过生活化教育理念与项目式学习方式的结合,激发了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与团队合作精神。(审核人:李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