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综合实践>>计划通知>>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天宁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教研训工作计划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天宁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教研训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8-31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蒋春燕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紧扣常州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强化教研 研究、指导、服务 职能。在扎实推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同时,融合市计划中 课程常态化、优质化 理念,结合区校实际挖掘课程资源与成功经验,同步落实作业管理与校本教研文件精神,构建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深化课程实施层次,打造具有天宁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二、重点工作

(一)常规教学:锚定专题破难点,规范实施提质量

1.聚焦双专题研究,落地核心素养

专题一:研究性学习 选题  成果 闭环指导。通过专家培训、案例拆解,提升教师对学生选题科学性、成果梳理逻辑性的指导能力,确保核心素养落到具体教学环节。

专题二:生活问题解决式研究。引导教师以学生真实生活问题为起点,搭建问题拆解方法指导 多维应用的教学脚手架,结合常州市课改要求,融入跨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复杂问题解决能力。

2.分层开展 代表课,构建三级教研体系

校本教研课:落实每月 1 次研讨课要求,以骨干教师代表课为核心,聚焦作业设计(如实践类分层作业、长线活动记录作业),开展校内经验交流,推动一校一课题、一校一成果 建设。

区级教研课:实行自主申报制,开放考察探究、社会服务等多类型课型,参照市计划 明晰不同课型教学结构目标,组织课例研讨,提炼天宁课堂特质。

市级展示课:每学期选拔 2 名教师参与市级展示,融入区域课程特色,与全市优秀课例交流碰撞,辐射天宁经验。

3.强化教学评一致,落实作业管理要求

过程性评价 + 成果性评价为核心,设计与教学目标匹配的评价方案(如学生活动手册、成果汇报评分标准);规范作业设计,避免无效重复任务,确保实践类作业减量提质,符合常州市作业管理文件精神。

(二)教师发展:多维研训强能力,成果提炼促成长

1.队伍梳理与梯队建设

结合优秀教研组、五级梯队评选,诊断教师短板(如课题申报、论文撰写),开展靶向培训,针对性补充科研知识,助力教师补齐成果产出薄弱环节。

以市比赛为导向,规划青年教师专项培训(资源整合、信息技术、反思重构),建立种子选手 骨干 带头人 梯队,扩大培训受益面。

2.深化 三新课落地,融入课改精神

新课标落地:以任务驱动式学习(每月 1 个主题:跨学科、教学评一致等),要求教师用 文摘卡记录课标要求 + 研究观点,教研活动随机指定中心发言,强化课标应用意识。

新课堂改进:以 跨学科主题学习 为抓手,结合教师 代表课开展实证研究,对照常州市课改课堂转型要求,持续优化教学流程。

新课题研究:围绕 在地化资源利用”“校本特色课程等方向,指导教师申报省、市级课题,提供课题选题、中期报告撰写等培训,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

3.专项培训成果提炼,掌握方法技巧

每学期开展 1 成果提炼专题培训,讲解研究性学习报告、教学案例、论文的撰写框架,结合优秀案例(如市级获奖论文、区级优秀成果)拆解问题 过程结论逻辑链。

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 1 次长线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形成活动报告、调查报告等成果,同步撰写教师反思案例,纳入个人成长档案,作为评优评先参考。

(三)校本教研:问题导向强基础,校际联动促均衡

1.对标市级文件,建强校本教研体系

深入学习常州市《全面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以 问题导向设计教研主题(如农村学校在地化资源开发”“低年段实践活动兴趣激发),采用联合教研、网络教研等形式,统筹师德、基本功、理论学习等活动。

教研组长牵头制定课程规划,帮助青年教师制定生涯发展计划,目标提升五级梯队教师占比,夯实校本教研基础。

2.校际联动与资源共享

优质学校:从 学科指导  课程领导转型,提炼校本特色(如劳动教育融合课程),承办市级研讨活动,展示天宁经验;薄弱学校 / 农村学校:通过联校教研”“区域交流,提供针对性改进方案(如农村资源开发案例包),总结农村学校课程实施优势,探索差异化实施路径,缩小区域差异。

3.教研基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重点培养基地学校新手教师,开展 师徒结对”“课例打磨活动,确保基地教师梯队稳定;发挥基地学校示范辐射作用,定期开放教研活动,共享课程资源(如校本活动设计方案、成果模板),推动区域整体提升。

(四)课题研究:聚焦重点破难点,科研赋能强特色

1.理论学习与课题储备

建立教师共读书目库(含 STEAM 教育、项目学习等前沿理念书籍),定期开展 任务驱动式共读(如围绕 职业启蒙教育主题交流理论应用),结合《人民教育》等期刊研读,更新教育理念。

组织 课题选题沙龙,引导教师从教学痛点(如 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难点)提炼研究方向,为课题申报储备思路。

2.重点课题推进与成果转化

深化省级课题《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建构与实施研究》,整合区研训活动(如职业体验课例研讨、资源开发),规范课题过程性资料(研究日志、课例集),确保研究扎实真实

鼓励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如 在地化资源在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提供课题申报书撰写、结题报告整理等指导,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论文,提升教师成果产出能力。

3.多类教育活动融合,构建特色课程结构

统整劳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项目,指导学校结合校本需求选择融合方向(如 红色文化 + 社会服务”“劳动教育 + 设计制作),形成 年段衔接、条线清晰的课程体系,符合常州市课改特色化课程建设要求。

三、具体安排

九月份

1. 新学期新学期教研工作部署

2. 研究性学习成果提炼专题培训活动

十月份

1. “研究性学习”推进交流会展示学生成果、教师反思案例

2. 综合联校教研活动暨居莉丹名教师工作室活动聚焦跨学科课例

3. 承办市级展示活动:骨干教师课堂 + 成果经验分享

十一月份

1. 区综合实践活动优课评比展示活动。

2. 综合联校教研活动暨居莉丹名教师工作室活动小课题选题指导

十二月份

1. 综合联校教研活动暨居莉丹名教师工作室活动课题中期报告撰写培训

2. 组织教师参加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课堂教学展示。

一月份

1. 综合联校教研活动暨居莉丹名教师工作室活动学期成果复盘

2. 完成本学期学科和个人工作总结并制定下学期工作计划。

 

2025-8-28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