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暖风和煦、新芽吐绿的三月,教育的活力如同春日蓬勃生长的万物,蓄势待发。3月13日下午,天宁区卢赟教师发展工作室的成员们齐聚紫云小学,开展了第二十次活动。本次活动由紫云小学陈婷老师进行课堂展示,执教了一年级《夜色》一课。
课堂展示:趣味游戏与诗意夜色的碰撞
陈婷老师的课堂以“比比谁的胆子大”游戏开场,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胆大”与“胆小”。随后,她通过听读、自读、指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逐步掌握了诗歌的节奏和情感表达。在理解诗歌内容时,陈老师立足“具身认知”原理,引导学生通过身体的参与和感官的体验,深刻理解了文中的“我”从“胆小”到 “勇敢”的情感变化。
评课议课:多元视角下的反思与重建
博爱小学的魏倩云老师认为,课前的游戏设计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字词教学巧妙且生动。
华润小学的陆心怡老师则从多感官整合的角度出发,肯定了课堂中通过身体参与和环境互动深化语言理解的教学策略。
局前街小学的王杰老师认为这是一节有序、有效、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学生展现出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丽华三小的蒋莉老师表示,这节课让她感到非常愉快,因为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得积极且快乐,课堂氛围轻松而富有活力。
郑陆实验小学的薛鹏老师则从具身认知理论的角度,认为这节课做到了生字学习形象化和课文理解生活化两方面,让抽象的符号变成了形象的画面,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
解放路小学的郑丽丽老师建议,第一课时可以更加注重对第一自然段的深入分析,充分利用插图,帮助学生更扎实的学习。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卢赟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她高度评价了陈婷老师的教学设计,认为其选择的素材和资源非常用心,课堂中学生的表现也充分体现了良好的语文素养。卢校长还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好教材内容,更加注重与学生生活的勾连,让语文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的真实体验。
本次教研活动不仅展示了陈婷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创新的教学设计,也为工作室成员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反思机会。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天宁区卢赟教师发展工作室的成员们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更多精彩与收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