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共研具身,催开一路花香;追梦小语课堂,沉醉一路芬芳。5月10日下午,天宁区卢赟教师发展工作室成员齐聚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开展工作室第十四次活动。本次活动分为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交流研讨三个环节。
学且行,助课堂
活动伊始,常州市凤凰新城实验小学的陈伟琳老师执教《动物儿歌》。课堂上,陈老师精准把握教学目标,多样的趣味活动处处彰显着“具身”的魅力,扎实的字词教学让本课的重点一一突破,让孩子在课堂上学有乐趣、学有收获。
学且悟,展智慧
丽华三小的蒋莉老师以“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为主题进行了专题讲座,讲座中分享了具身认知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具体实践,充分解读了具身的内涵和识字教学的方法,结合《纸船与风筝》这一课例,进行了识字教学的不同设计解读,将具身融于课堂的角角落落。
博爱小学的王欣怡老师以“具身取径:赋予低段写话的力量”为主题进行了专题讲座,讲座中揭开了具身与低段写话的奥秘,结合三种不同类型的写话课例充分解读了如何让具身指导低段的写话课堂,既有充分专业的理论指导,又有深刻独到的实践解读,为低段写话的教学提供力量。
学且思,共成长
在听完精彩的课和专业的讲座之后,工作室成员们感触颇深,围绕“具身”畅谈了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解放路小学郑丽丽老师觉得陈老师的课生动有趣,充分体现了具身认知的理论:1.有身体活动的引导,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生字,不只是动口朗诵,还通过拍手读,合作读,师生对读等,多次与生字进行见面,加深学生印象。2.有情感体验的强化,“说说哪个小动物最吸引你”,在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加深对动物的了解,注重情感体验,激发积极情绪。
华润小学陆心怡老师觉得陈老师的课堂扎实,通过多样的活动,把识字、朗读、写字一一落实,并且创设了认知环境,由字理识字,使识字变得具身化,趣味化。
龙锦小学的周雪梦老师认为陈老师的课堂:1.具身识字有方法,游戏活动处处有具身的味道;2.学习汉字有妙招,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3.朗读训练有层次,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了趣味横生的动物王国。
红梅实验小学的陈婧水老师认为陈老师的课堂生动有意思,生字教学有梯度,尤其是“藏”解读十分到位,同样也提出了自己的小建议:在教学形声字板块时,课件上可做好相应标记,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教学“蚯蚓松土”时,可以让学生做做动作,身体往前“一拱一拱”,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和具身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紫云小学的陈婷老师认为陈老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资源辅助调动身体感官,通过录音、图片、视频的使用让学生运用听觉、视觉理解学习;以教师引导提升思维能力,通过采访、追问、语言提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经验深入思考,理解词义和文本;以游戏互动增强亲身体验,在课堂伊始和最后分别用两个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沉浸在课堂情境中。
博爱小学的王欣怡老师认为陈老师的课堂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一是“准”:陈老师的课目标定位准,能够把握住教学的重难点,一一落实;二是“实”:陈老师的课堂字词教学扎实,生字教学能从“音、形、义”三方面各有侧重,不断突破教学难点;三是“趣”:陈老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丰富有趣,让低段孩子“坐得住”,建议最后写字教学可以增加 “走之”的书写口诀,方便孩子记忆。
丽华三小的蒋莉老师认为陈老师的课堂识字方法多样,完全契合识字课的重难点要求,让孩子掌握了多种的识字方法,体现了具身的思想。并且赞扬陈老师教态亲和自然,课堂常常用鼓励式的语言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非常符合低段孩子的年龄特点。
郑陆实验小学的薛鹏老师认为陈老师的整堂课可以用“自然”来概括,具体表现在:1.陈老师教风亲切自然;2.学习逻辑自然:从图片到文字,从具象出发到抽象;3.拓展恰到好处,让孩子学得有滋有味。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卢赟校长也围绕“具身”这一理念,对课堂进行了高屋建瓴的点评。卢校认为,教师在行课过程中,要对生字教学的目标更清晰,对于识字课的生字教学要更加扎实,教学设计的层次要更鲜明。其次,教师的提问、理答要更精准,让孩子明确教学任务和要求。此外,在具身理论指导下,课堂情境创设也十分重要,例如让孩子带好装备去大自然里探秘,生动的大情境能更加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本次工作室活动使老师们对“具身”有了更为明确清晰的认识,带着此次活动的思考与收获,相信老师们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能让具身理论真正落地生根,让低段小语的教学之花更加绚烂多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