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中学>>物理>>新闻动态>>聚焦“五线融合”,赋能素养培育
聚焦“五线融合”,赋能素养培育
初中物理“光现象”大单元教学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18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中学物理

图片6.png

为打破传统碎片化教学局限,推动物理教学向核心素养培育转型,正衡中学于918日成功举办了一场以八年级物理“光现象”大单元为载体的“五线融合”教学模式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教学观摩,研讨交流和微讲座等多种形式,围绕“情境线、问题线、活动线、知识线、素养线”五线融合,系统分享了从理论构建到课堂落地的完整路径,为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改革提供了鲜活范例。

正衡中学的张超老师融时事于教学,育素养于实践,以三军仪仗队列队、LY-1舰载激光武器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与自豪感,引入“光的直线传播”课题。通过激光笔、盐水、玻璃砖等实验,引导学生验证猜想,得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结论。课堂还结合坐井观天、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等案例,借助实验、画图、小组探究,解析原理与特点,介绍光速及光年概念,最后回归激光武器,激励学生传承探索精神,兼具科学性与教育意义。

授课结束后,参与活动的教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郑陆分校的姚茜文老师对张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本节课精彩且聚焦素养,有效培育了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以九三阅兵导入,既激发民族自豪感,又调动课堂积极性,课程设计创新且贴近实际,紧跟时事热点。教法多元实用,引导探究、情景教学等结合,多媒体(视频、动图)精准服务教学;用自制教具演示小孔成像,可视化效果强,助学生突破难点。学法上,给予学生充足自主探究空间,实验、讨论、作图并行,遇困难及时指导,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理念,是一堂优质且值得借鉴的课。

接下来由正衡中学八年级备课组长孙丽老师以八年级物理“光”大单元为例,系统阐述“五线融合”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推动学生从“学知识”向“育素养”进阶。知识线重构“光的本质—传播规律—特性应用”结构化框架,夯实物理观念基础;情境线结合影子、照镜子、光纤通信等生活与科技场景,搭建知识与实践的桥梁;问题线以“现象探究—规律推导—应用拓展”设疑,驱动科学思维发展;活动线聚焦“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等核心实验,让学生亲历“猜想—设计—验证—评估”完整探究流程;素养线贯穿多元评价,实时追踪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四大素养发展。在实践落地环节,团队采用“总—分—总”三阶段架构。最后整合阶段“光学科技展”作为整合载体,学生自主选择项目,比如“自制潜望镜”“研究彩虹形成原理”“设计教室采光方案”,综合运用整个单元的知识与技能完成作品。这既是对单元学习的总结,也是对“五线融合”成效的全面验收。

最后,常州市正衡中学艾璐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本次实践活动不仅为初中物理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大单元教学范式,更推动了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学模式的深度变革。未来,望教师团队将继续优化“五线融合”模式,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探索更多有效路径。

此次“光现象”大单元教学实践活动,以“五线融合”为纽带,将理论研讨与课堂实践深度结合,既展现了优质课例的示范价值,也明晰了素养导向教学的落地路径。从课堂中的时事融入、实验探究,到课后的多元研讨、模式解读,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范式。未来,正衡中学及参与教师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五线融合”模式优化,推动核心素养培育在物理课堂常态化落地,为学生科学素养提升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更多活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