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化课程改革,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新路径,近日,我区成功举办了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跨学科主题学习同题异构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跨学科视角与同课异构形式,激发教学创新活力,提升教师的综合育人能力。
活动中,常州市正衡中学天宁分校的谈璐老师与常州市天宁初级中学的刘瑞老师围绕《交友的智慧》这一课题,分别进行了精彩的课堂展示。
谈璐老师借助AI赋能课堂,结合课前调查情况创设真实的学生情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挖掘生成资源。首先,通过“播种友谊”引导学生主动、真诚地迈出交友第一步,设计“交友开场白”任务,增强学生的表达勇气与交往能力。进而,在“择善而从”部分,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注重知识引导,强调理性选择与坚持立场,提升学生的判断力与价值观。最后,“尊重为基”环节聚焦冲突处理,通过写信任务引导学生反思与修复友谊,培养尊重与沟通的意识。整节课堂充分用好教材资源,逻辑清晰,结构严密,帮助学生将交友智慧内化为行为准则,促进其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刘瑞老师以“我的朋友圈”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通过“我的九宫格”朋友圈活动让学生自我介绍,邀请小组成员签名,初步建立友谊。进而,录制学生视频呈现情景材料,在“朋友圈的评论区”发表评论,指出问题,给出建议。同时展示出运动会场边的温暖,让学生进行情景表演,设问层层递进。最后,在“笔下有心声”环节,鼓励学生借着笔墨传递真诚,将藏在心底的感谢或歉意化作笔尖的文字传达给朋友,进行情感升华。整节课堂氛围浓烈,开展个人与小组相结合的展示活动,展示规范,表达有质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两节课后,两位授课教师分享了各自的设计思路与跨学科整合的思考。在评课环节,各校教师代表进行了深入研讨。最后,钱铮主任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对青年教师作出专业引领与。她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运用是未来教育的重要方向。道法课堂应敢于突破,顺应时代发展,明确备课方向,人工智能使用要重内容轻形式,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善于从学生生活中挖掘鲜活的跨学科主题,增强课堂的思辨性,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培育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真正实现全面育人。
共研共进,美美与共。本次同题异构活动不仅为全区道德与法治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更点燃了大家对跨学科教学探索的热情。我区教师将继续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深耕课堂,蓄力前行,共同描绘核心素养落地课堂的新图景!
|
|